- 发布时间:2017 -12-18
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组织的第十六届(201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在本次交流会上,拓尔思展示的新一代弹性伸缩、智能感知政府门户集约化平台——TRS海云大放异彩、圈粉无数。在活动结束后,作为TRS海云产品研发的负责人,拓尔思副总裁曹辉第一时间接受了媒体专访,阐述了政府网站集约化的发展趋势、集约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TRS海云诞生过程及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拓尔思副总裁曹辉接受记者采访
请您简单介绍下当前政府网站集约化发展趋势。
曹总:集约化不是一个新词,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国办发〔2014〕57号文是政府文件里第一次提及集约化建设,但并没有明确集约化要如何做。集约化今年变成了热词,集约化建设的要求纷纷被写进了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任务,这和国办函〔2016〕108号文、国办发〔2017〕47号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紧密相关。集约化逐渐被炒热,主要是赋予或者是突出了IT集约化作为创新政府服务基础支撑的重要性。
通过解读国办重要发文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集约化的进一步推动,政府门户的核心内容发生了变化,由政务公开逐步向政务服务融合转变。要解决当前政府网站“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集约化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集中管理信息数据,集中提供政务服务,才能实现政府网站资源优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
新时代下,政府门户的集约化建设已突破传统的内容管理软件范畴,构建开放式系统框架,积极、轻量地融合第三方应用,提供更多全流程在线办事、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以及在线支付等创新服务模式,让公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
在集约化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曹总: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说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如何处理管理成本上升与管理高效之间的矛盾:集约化建设管理部门管理成本上升,责任增大,除了要细化出各项管理制度,还要考虑是否有其他途径减少管理成本,做到有效快速的管理。
2)如何处理统一平台框架与各部门个性化创新的矛盾:集约化平台中参与建设的各级政府和直属部门的人员众多,在统一的框架下,应该并且需要允许各单位进行适度创新,并且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减少他们的抱怨和投诉。
3)如何加强集约化平台的安全与统一管控:集约化建设会更加注重安全性,除了常规安全防范以外,安全责任风险如何管理?另外,内容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敏感、重大事件发生时,如何统一管控内容也是需要不断改进的课题。
4)如何提高集约化平台的稳定性与高性能:集约化平台建设完成后,政府门户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总入口,面临的并发访问数、并发检索数、并发发稿数、数据存储量等较以前都将是指数级增加,系统如何提高稳定性,保证24小时不宕机,如何提高抗压性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5)如何处理第三方政务服务应用快速迭代与服务融合的问题:讨论集约化就离不开与第三方应用的集成、融合。随着政务服务的延伸,如何盘活存量政务信息资源和应用,让IT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用,以及将支撑领域向政府外部做进一步延伸,如统一支付、统一快递、微信认证、支付宝认证等。这将是政府门户集约化平台在“互联网+政府服务”生态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6)如何规避各级政府网站管理部门对政府网站普查监测不良结果的后知后觉:集约化平台建设完成后,需要满足国办、中软测评以及各省级、市级政府单位对各政府网站的普查监测与绩效考评。每个机构的普查监测与考核指标都不同。很多用户都是被普查监测报告通报后,才知道网站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将这种后知后觉变为事前自查也是集约化建设中的典型问题。
7)如何提升集约化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与用户体验:集约化平台建成后,面临着跨层级、跨部门、跨站点的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如何满足信息的上报下达、一稿多用、一稿多发以及与新媒体服务渠道的一体化融合?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
TRS海云是如何诞生的?
曹总:首先澄清一个误区:很多政府单位会说我们在一个网站群系统里建了几十个网站,已经实现集约化了。基于对集约化建设的理解,我们只能说统一站群管理只是实现了多个政府网站的集中化管理。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不仅仅要实现管理的集中化,还要实现平台集约化、资源集约化、服务集约化和运维服务化等。
*平台集约化建设不同于以往网站建设,以前采购一套CMS系统就可以了,而这种CMS系统多数是狭义上的内容管理系统——政府资讯建设系统;
*资源集约化,是指我们管理的内容范畴发生了变化,不仅有政府资讯、信息公开,还有资源目录、政务服务等各种异构数据,要实现对这些信息资源和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真正的ECM;
*服务集约化,是指我们不但要给政务服务提供基础支撑,同时还要解决管理机器&系统&建设内容增多等带来的诸多问题。
*运维集约化,综合来看,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内容管理系统的升级,更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建设和管理运维思想的变革。
从国办发〔2014〕57号文提出集约化后,拓尔思一直在帮助贵州省政府进行集约化平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沉淀了不少集约化建设的经验。108号文和47号文发布以后,更是让拓尔思豁然开朗,并大胆提出一个完全颠覆的想法,即针对集约化建设要求与特点,结合拓尔思20多年政府行业的技术积累,导入互联网当前最主流的技术,研发一款全新产品,重构拓尔思政府行业产品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新一代弹性伸缩、智能感知的政府门户集约化平台——TRS海云诞生,它将围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开启一个全生态圈建设的新时代。
针对集约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海云又是如何解决的?
曹总:我们可以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看海云在集约化建设中所做的各种努力。
1)从集约化主管领导的角度,使用TRS海云建设集约化平台不仅可以满足47号文的要求,还可以为将来“互联网+政务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落地108号文的要求。108号文的重点是政务服务,要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是:服务资源目录梳理构建、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交换、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这些问题在TRS海云中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平台,就能够完美解决——
*TRS海云采用ECM进行构建,具有一个完整的元数据建模体系,非技术人员利用这个系统可以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服务资源的定义和应用;
* TRS海云的数据交换平台可以满足服务数据的清洗、关联、分发和分享;
*资源目录的梳理和共享,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进思路,而真正要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让老百姓少跑路,数据整合和共享是基础,流程再造是突破口,需要自上而下的倒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将线下流程电子化或者大表格采用办事收单;
*实现流程再造,政府现有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前提条件,而海云提供的微服务平台构建了一个开放融合的平台,实现了各业务系统的快速轻量级接入,为政务服务场景式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沉淀出一个可复用的服务资源池,不同服务的组合将流程再造成为可能。
顺便提一句,2015年拓尔思在i厦门项目中就已经进行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从集约化建设各级政府和直属部门参与者的角度,集约化一旦大规模推广后,省、市、区、县等多级政府和直属部门会有大量的人员参与建设系统,使用人群大幅度增长。如果每次操作可以减少一次鼠标点击,每天每人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操作所节省的时间成本将非常可观。
*用工匠精神打造的TRS海云,极度追求用户体验,仅在产品调研和原型设计上就用了三个月,这还是按照互联网996的节奏开展的;
*TRS海云按照主流的互联网平台用户体验原则设计,使用者对于新的集约化平台认可度提升很多,用户抱怨、培训和答疑成本也大大减少;
*TRS海云导入很多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比如首屏可视、高频使用、最短路径、三次点击、场景绑定等交互设计原则,做到了真正的即开即用;
除了提升用户体验以外,TRS海云还针对集约化的刚性需求,提供数据报送和下达、信息订阅、自动推送等数据分享复用功能,针对Office系列文档原貌呈现,还提供高度智能化的自动排版功能,提供APP、微信等渠道特有的新媒体编辑器。
3)从集约化主管部门的角度,他们更加关注集约化平台如何应对管理集约化的变化,TRS海云主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专属功能来解决集约化带来的复杂管理问题:
*网站:TRS海云可以实现对门户网站的统一监测,监测按照全国、全省、全市三级标准进行,并支持自定义监测规则,实现全方位的网站运行效果评测;同时,还可以基于拓尔思大数据中心,对产生的内容,通过转载、阅读、互动三个维度分析,重点分析在网站、APP、微信、微博等多元渠道的传播情况,提供传播力指数分析、影响力评估、绩效管理等云服务。
*授权:TRS海云可以给采编中心、问政互动、运维中心等异构系统,甚至非拓尔思出品的第三方系统,进行统一授权;可按省、市、区、县等多层级组织架构进行分级授权;同时还提供原子级颗粒度的精细化管理,可达到按钮级控制。
*应用:TRS海云通过开放融合的微服务平台和日志中心将各应用统一管理起来,通过统一认证系统实现一次登录,多个应用同时访问,接入TRS海云的应用在视觉和操作体验方面都做到了统一规范。
*运维:TRS海云的统一运维中心提供对基础资源与应用服务的统一管理,借助TRS海云的工单管理机制,不仅将参与集约化建设的各大厂商有效地在线管理起来,还可以将参与的各级政府用户高效协调起来,甚至可以将监测所发现的问题直接与责任人相关联。
*性能:政府网站完成集约化后,平台承载的网站数量、使用人数和存储数据量都会呈几何倍数上升,主管部门肯定不希望集约化平台三天两头就要重启,内容维护人员也希望快速发布稿件,整个平台性能将受到很大的考验。
TRS海云采用互联网主流技术,在系统架构和性能稳定上进行了全方位优化:支持不停机弹性平行扩充资源,以增强抗压能力;对于核心发布引擎做了彻底优化,不仅使单机发布性能取得突破,多台服务器也实现了同时静态发布,并且通过专机专用可规避大规模堵塞;关系数据库引擎更换为更加高效的MariaDB,采用主从模式构建,引入全文检索引擎,缓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等NoSQL引擎分担不同场景下的压力;采用异步消息中心进行异步解耦,避免单点堵塞引起雪崩效应,同时将高资源消耗模块从核心生产系统剥离,让核心基本功能持续稳定提供服务等。
* 消息:通过IM中心将各应用的消息集中统一管理。
4)为了规避安全责任风险,海云做了以下尝试:
* 建立工单管理机制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
* 针对内容除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日志追溯,还提供很多智能化的工具插件,比如审阅核查可视化追责、自动纠错工具预警、政风纠偏助手等。
* 用户权限可以控制到每个细小的操作,各级政府和直属部门独立分级维护。
* 针对高危操作还要求二次密码校验,确保误操作。
5)TRS海云面向公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TRS海云基于拓尔思大数据中心,可对集约化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研判用户的潜在需求,结合用户实名认证信息,提供用户画像,主动为用户推送关联度高、时效性强的信息或服务。
拓尔思是业界将用户画像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政府网站的代表厂商。早在2014年实施i厦门项目时,我们基于拓尔思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用户画像技术、政务服务打标机制等,实现了“我的服务”、“我的社区”、“我的家庭”的精准推送服务。
当然,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TRS海云将不断吸收智能创新技术与理念,将用户画像与智能精准服务越做越好。